返回
科技

脱毛仪争议不断,是“智商税”还是真神器?

更新时间:10

【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】在颜值经济盛行的当下,光滑细腻的肌肤成为众多爱美人士的追求目标,而恼人的毛发往往会成为美丽路上的 “绊脚石”。从脱毛膏、刮毛刀到蜜蜡,再到如今备受关注的脱毛仪,脱毛产品不断更新迭代,近年来,脱毛仪市场热度持续攀升,却也争议不断,“智商税” 的质疑声从未停歇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脱毛仪的真相,助你告别毛发困扰,迎接自信夏日。

脱毛仪不是智商税,科学原理支撑有效脱毛

许多人对脱毛仪持有怀疑态度,认为其效果甚微,是商家炒作的 “智商税” 产品,然而,从科学角度来看,脱毛仪有着明确且有效的作用机制,脱毛仪主要利用光热原理,通过发射 IPL 强脉冲光,使其直接穿过皮肤表层,精准抵达毛发的根部毛囊,毛囊中的黑色素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,在光能的作用下,毛囊组织会进入 “永久休克” 状态,此时,毛发失去了根部的营养供给,逐渐坏死并脱落。

与脱毛膏、刮毛刀等传统脱毛方式相比,脱毛仪的优势十分显著,脱毛膏通过化学物质溶解毛发,只能作用于皮肤表面,且化学成分可能刺激皮肤;刮毛刀更是仅仅对毛发进行 “表面收割”,不仅效果短暂,刮毛过程中还容易刮伤皮肤,导致毛囊受损,甚至引发毛囊炎。而脱毛仪从毛囊根源解决问题,虽然不能实现一次永久性脱毛,但只要坚持使用,就能有效抑制毛发生长,让原本粗黑的毛发逐渐变细变软,最终达到近乎理想的脱毛效果。

四大核心要素,教你精准挑选优质脱毛仪

尽管脱毛仪确实有效,但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,如何挑选一款真正适合自己且效果显著的脱毛仪,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面临的难题。其实,掌握以下四大核心要素,就能轻松避开选购雷区。

1. 关注光波长度,确保脱毛彻底

波长是决定脱毛仪能否精准脱毛的关键因素,脱毛的核心在于通过足够的能量达到毛囊根部,实现毛囊碳化,从而让毛发自然脱落。若波长太短,光能就无法抵达毛囊根部,只能被皮肤表层的黑色素和血红蛋白吸收,将毛发从中间截断,这就是脱毛后残留小黑点的原因。

根据临床经验和CFDA制定的《强脉冲光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》,专业IPL脱毛适合采用590-650nm的滤波片。

2. 重视能量密度,拒绝数据噱头

不少商家在宣传脱毛仪时,往往强调 “大能量”,但却避谈能量密度。实际上,能量密度才是决定脱毛效果的关键数据,脱毛仪依靠强脉冲光的能量杀死毛囊毛根,在安全范围内,能量越高越好,但脱离能量密度谈总能量毫无意义,研究表明,能量密度至少要达到 5J/cm² 才能使毛囊萎缩,实现真正的脱毛效果。

3. 冰肤技术是关键,告别疼痛困扰

“越痛越有用” 是脱毛仪选购中的一大误区,脱毛仪利用光热破坏毛囊细胞活性,使用过程中确实会有灼热感,但这并不意味着疼痛就代表有效果。相反,过度的疼痛往往是冰肤技术不过关的表现,优质的冰肤技术能够在脱毛过程中同步进行冷敷,降低皮肤表面温度,减轻灼热感和疼痛感,让脱毛体验更加舒适,也更有利于坚持使用。

目前,市面常见的冰肤技术有普通金属冰点、一代蓝宝石冰点、二代蓝宝石恒冰,普通金属冰点的冷敷效果相对较弱;一代蓝宝石冰点有所改进;而二代蓝宝石恒冰技术作为升级版本,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皮肤温度,极大地缓解脱毛过程中的不适,是追求舒适脱毛体验的首选。

4. 关注使用便捷性与安全性

除了上述核心技术指标,脱毛仪的使用便捷性与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。在使用便捷性方面,要考虑脱毛仪的重量、体积是否便于手持操作,出光速度是否快,能否快速完成大面积脱毛。例如,一些小巧轻便、出光速度快的脱毛仪,在处理腿部、手臂等部位时,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
安全性方面,要查看产品是否具备安全认证,如 3C 认证等,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,同时,注意脱毛仪是否有智能感应装置,避免在非合适部位误触发,造成不必要的伤害,此外,部分脱毛仪还配备了不同的能量档位,可根据个人皮肤耐受程度进行调节,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。

脱毛仪使用小贴士,让效果事半功倍

最后,需要和大家说一下脱毛仪的正确使用方法,在使用脱毛仪前,需先将脱毛部位的毛发刮干净,这样能让强脉冲光更直接地作用于毛囊;使用过程中,要确保脱毛仪与皮肤紧密贴合,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打光,避免遗漏和重复照射同一部位;使用后,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红、发热现象,这属于正常反应,可使用芦荟胶等进行冷敷舒缓,同时,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,避免脱毛部位受到紫外线伤害。

脱毛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坚持按照脱毛周期使用脱毛仪。一般来说,初期可每周使用 1 - 2 次,随着毛发逐渐减少,可适当延长使用间隔,只要耐心坚持,就能在夏天来临前收获光滑细腻的肌肤,自信展现美丽。

打赏
  • 0人打赏
    举报
关闭
同类新闻